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海大场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赵财胜;孙丰月;毛景文;丁清峰;赵俊伟;李世金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单位2: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76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地质意义;大场金矿床;青
  • 起始页:305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本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110200021、200310200012、20041300002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1999043211)的资助
  • 刊名:矿床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主编:宋叔和
  • 电子信箱:minerald@163.net
  • 卷:24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10.6967
摘要
采用LAnkam冷热台和Renisbaw激光拉曼光谱仪对大场金矿床石英-方解石中的原生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有气液两相、含CO2三相及富CO2包裹体。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温度为180~260℃,盐度ω(NaCleq)为0.2%~8.3%,密度为0.69~0.78g/cm3,计算成矿压力为40.33~86.69 MPa,由压力值估算成矿深度为5.03~7.63km。成矿流体以H2O-CO2为主,含少量CH4、H2S、CO、N2及H2,并有微量的C2H2、C2H4、C2H6、C3H8及C6H6等有机质。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并混有建造水和少量岩浆水。在金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不混溶作用和有机质的存在起了重要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