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宁南清水河盆地地下水循环特征与苦咸水成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李向全;余秋生;侯新伟;张莉
  • 单位1:同济大学地下建筑与工程系
  • 单位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出生年:1966
  • 学历:博士后
  • 职称: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下水;水循环;更新能力;苦咸水;同位素
  • 起始页:4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中国地调局区调项目(DKD2002005)
  • 刊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 主编:陈梦熊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 邮编:100081
  • 网址://swdg.chinajouajournal.net.cn
  • 卷:33
  • 期:01
  • 期刊索取号:P490.6144-10
  • 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建筑科学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本文以宁南清水河断陷盆地为例,研究西北干旱区储水盆地水循环特征与苦咸水成因机制。通过环境同位素特征分析,水化学模拟计算以及水文地质控制因素分析,阐明研究区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地表水难以形成持续性补给源;清水河平原地下水从形成上划分为:浅层现代水、深层古水、混合水。现状开采条件下,浅层现代水与深层古水的定量转化关系为山前洪积扇地下水7.6∶2.4,平原下游地下水3.2∶6.8,平原主要开采区地下水5.2∶4.8~6.6∶3.4;山前洪积扇和冲积平原浅层地下水循环时间为7~28年,下游平原深层地下水循环时间为300年以上,上游冲积平原中深层地下水,总体上介于以上二者之间。各主要开采区,可更新能力在人工开采条件下明显增强,时间为60~75年;研究区苦咸水主要是地下水溶解了含水层介质中大量的膏盐,矿化度增高所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