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东准噶尔苏吉泉铝质A型花岗岩的确立及其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苏玉平;唐红峰;刘丛强;侯广顺;梁莉莉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单位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铝质A型花岗岩;锫石U-Pb年代;岩石成因;卡拉麦里;东准噶尔
  • 起始页:175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2002年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1CB409805)
  • 刊名:岩石矿物学杂志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主编:沈其韩
  • 卷:25
  • 期:3
  • 期刊索取号:P306357-1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是一个重要的锡成矿带,分布有多种类型花岗岩,其中黑云母花岗岩长期以来被认为是S型花岗岩。本文研究表明,苏吉泉黑云母花岗岩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Zr、Hf等高场强元素,其FeO*/MgO和10 000 Ga/Al值大,明显不同于典型的Ⅰ型和S型花岗岩,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锆石的LA-ICP MS U-Pb定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304±2 Ma,比该区钙碱性花岗岩侵位晚,而与碱性花岗岩形成时代相近。这些黑云母花岗岩具有高εNd(t)的同位素特征,但它们不是直接来源于亏损地幔,而更可能是源自地幔且被深埋的年轻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和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花岗岩微量元素构造判别图显示它们是一种后碰撞花岗岩,标志晚石炭世卡拉麦里地区造山作用的结束和板内构造演化的开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