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巍山——永平碰撞造山带走滑拉分盆地铜金多金属矿成矿流体系统:稳定同位素特征及热液来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王勇;侯增谦;莫宣学;董方浏;毕先梅;曾普胜
  • 单位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单位2:东华理工学院
  • 出生年:1962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地球化学;成矿流体系统;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碰撞造山;巍山-永平矿集区;云南省
  • 起始页:60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本文得到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综合研究项目(20001020026003)资助
  • 刊名:矿床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学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址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主编:宋叔和
  • 地址:北京阜城门外百万庄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E-mail:minerald@163.net
  • 卷:25
  • 期:1
  • 期刊索取号:P410.6967
摘要
云南巍山—永平矿集区位于兰坪走滑拉分盆地南段,有铜金多金属中、小型矿床及矿化点140余处,盆地发育和成矿作用与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密切相关。为了探索该矿集区成矿热液的来源,研究了该区成矿流体的稳定同位素特征。区内成矿流体系统可分为紫金山子系统与公郎弧子系统。公郎弧子系统内铜钴矿床成矿流体的δD为-83. 8‰~-69‰,δ18O为4.17‰~10. 45‰,δ13C为-13.6‰~3.7‰,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及地层水。紫金山子系统内金、铅锌、铁矿床成矿流体的δD为-117.4‰~-76‰,δ18O为5.32‰~9.56‰,δ13C为-10.07‰~-1.5‰;锑矿成矿流体的δD为-95‰~-78‰,δ18O为4.5‰~32.3‰,δ13C为-26.4‰~-1.9‰,成矿流体来源于地层水以及岩浆水。受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造山作用的影响,在该盆地内,成矿流体自南西向北东大规模迁移过程中,先形成温度、盐度较高的公郎弧子系统,随着流体向北东推进,温度、盐度逐渐降低,流体成分发生变化,演变为紫金山子系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