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北北部洪水庄组有机岩石学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秦婧;钟宁宁;齐雯;张彦起;罗情勇
  • 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 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有机碳;类镜质组;海相镜质组;显微组分;洪水庄组;中元古界;华北北部
  • 起始页:367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6CB202300)。
  • 刊名: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王庭斌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oil-gasgeology@pepris.com
  • 卷:3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50.6 167-1
  • 数据库收录:全国优秀期刊;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2004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8年度“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华北北部蓟县系洪水庄组是我国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有机质相对富集的地层,其有机碳含量高值可达13%~20%。其岩性旋回特征表明,洪水庄组页岩形成时期水体滞留,水平循环较弱;同时,有机碳、硫含量特征表明,洪水庄组为好的烃源岩,具有较大的生烃潜量。华北北部洪水庄组有机显微组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中、新元古界生物类型单一,洪水庄组有机显微组分构成简单,以大量藻类体和腐泥质碎屑为主,藻类体数量上的爆发为富有机质沉积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页岩中类镜质体的发现验证了类镜质组属菌藻类成因的观点,这对于寻找前泥盆纪海相地层有机质热演化参数具有重要意义。页岩裂隙中含大量油珠,表明洪水庄组菌藻类生源的有机质经历了有效的生、排烃过程。形成于14亿年前的洪水庄组应为迄今为止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并经历有效排烃的富有机质沉积。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