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葡萄糖和硝基苯为混合燃料时MFC的产电特性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李婕;刘广立;张仁铎;罗勇;张翠萍;李明臣;全向春
  • 单位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生年:1987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硝基苯;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特性;降解;混合燃料
  • 起始页:2811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608070,50779080);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2009B090300324)
  • 刊名: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76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编:欧阳自远
  • 地址:海淀区双清路18号;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085;100717
  • 电子信箱:hjkx@rcees.ac.cn;journal@mail.sciencep.com
  • 网址:http://www.hjkx.ac.cn
  • 卷:31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3
摘要
通过构建双极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以铁氰化钾溶液为阴极电子受体,以硝基苯(nitrobenzene,NB)和葡萄糖为混合燃料,研究MFC的产电特性和NB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外阻为1000Ω的条件下,随着NB初始浓度的增加,双极室MFC的产电特性明显受到抑制.当葡萄糖浓度为1000mg/L,NB初始浓度分别为0、50、150、250mg/L时,MFC的运行周期逐渐缩短,分别为55.7、51.6、45.9、32.2h;最大输出电压分别为670、597、507、489mV;最大体积功率密度分别为28.57、20.42、9.29、8.47W/m3;电荷量分别为65.10、43.50、35.48、30.32C.MFC利用NB和葡萄糖为混合燃料,可以在稳定地输出电能的同时实现有机物高效降解,MFC对NB去除率高达100%,对COD的去除率达到87%~98%.但以250mg/LNB为单一燃料时,MFC无明显产电现象.DGGE图谱表明NB的加入改变了MFC阳极电极上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