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张亚明;高玉娟;何保
  • 单位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单位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出生年:1968
  • 学历:博士
  • 职称:副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构造层;构造样式
  • 起始页:829
  • 总页数:3
  • 经费资助: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2000-65)
  • 刊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办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主编:邵良杉
  • 地址:辽宁省阜新市
  • 邮编:123000
  • 卷:24
  • 期:6
  • 期刊索取号:P720.66 573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辽宁省一级期刊;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源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材料科学》(CSA:MS)收录源期刊;荷兰《BibliographicDatabases》收录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固体与超导(CSA:SSSA)》收录源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为了探讨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演化规律,根据地层接触关系和构造特征,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地层可划分为早三叠世构造层、侏罗纪构造层和早白垩世构造层;早三叠世—侏罗纪末发育收缩构造样式、白垩纪发育伸展构造样式。从各构造样式的特点得出建昌—喀左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早三叠世—侏罗纪末,地球半径减小、岩石圈板块自转加快且向两极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收缩构造样式;进入白垩纪,地球半径增加、岩石圈板块自转减慢且向赤道漂移,由于太平洋板块相对欧亚板块向南漂移,在盆地所在区形成伸展构造样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