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层状碎裂围岩特大断面换装硐室施工性态及稳定性分析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杨永康;康天合;柴肇云;高鲁;王东
  • 单位1:太原理工大学 采矿工艺研究所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岩石力学;层状碎裂;大断面换装硐室;施工性态;承载墙;稳定性
  • 起始页:2293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4057,50974093,51004075)
  • 刊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主编:冯夏庭
  • 地址: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 邮编:100717
  • 电子信箱:rock@whrsm.ac.cn
  • 网址:http://www.rockmech.org
  • 卷:30
  • 期:11
  • 期刊索取号:P478.066 357
  • 数据库收录: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EI核心收录期刊;力学类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居前列期刊;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国家核心期刊;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EI核心收录期刊;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国家核心期刊
摘要
随着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大型设备进入煤矿井下,修筑特大断面硐室已必不可少,随之而来的深部层状碎裂煤岩体所具有的特殊工程地质问题更加突出。棋盘井煤矿井底特大断面换装硐室(跨度9.9m、高9.45m)处于硐室密集区的层状碎裂围岩中,可供类比工程很少,施工难度很大。针对其围岩特点,采用三维小模型分析施工顺序、高边墙破坏规律和支护单元的功效,用三维大模型真实再现施工过程,反映围岩空间动态变化情况;优选出最优施工方案及块段施工合理错距;理论分析得出高边墙围岩潜在破坏机制不尽相同,水平应力释放是高边墙产生片帮、剥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承载墙的概念。研究成果可为日后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