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湿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马安娜;陆健健
  • 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碳通量;CO2;CH4;环境因素
  • 起始页:116
  • 总页数:8
  • 经费资助:国家973科技攻关项目( 2002 CB412106)资助。
  • 刊名:湿地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2003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编:陈宜瑜
  • 地址:长春市蔚山路3195号
  • 邮编:130012
  • 电子信箱:wetlands@neigae.ac.cn
  • 卷:6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24.06 141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湿地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湿地碳通量研究是湿地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由于湿地独特的土壤、植被以及水文过程,使得湿地碳通量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湿地温室气体特别是CO2和CH4的释放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其通量变化与许多外部因素相关,包括土壤状况、水文条件、植被类型、外源氮等。对近年来湿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变化以及影响碳通量相关因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现有的研究表明,土壤状况对湿地碳通量影响较复杂,在一定范围内,表层土壤温度与气体排放密切相关,甚至呈正相关关系;土地利用/覆盖也影响湿地碳通量变化,导致湿地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水文条件特别是水位高度对湿地CO2和CH4排放的影响不同,高水位不利于CO2排出,CH4则与之相反;植被对湿地碳排放也起到正、负两方面作用,并且物种各异。还讨论了湿地碳通量研究进展的瓶颈问题,特别对植被演替较快的潮滩湿地碳通量研究做了展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