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投喂方式对中国明对虾幼体生长发育及抗病力的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王新霞;麦康森;谭北;戚成震;艾庆辉;张文兵;徐玮
  • 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
  • 单位2:浙江大学教育部动物分子营养学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76
  • 学历:博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中国明对虾;幼体;存活率;生长;变态指数;免疫指标
  • 起始页:397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AA100313)资助
  • 刊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9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 主编:管华诗
  • 地址:青岛市鱼山路5号
  • 邮编:266003
  • 卷:39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26.066110-1
  • 数据库收录:本刊是下列国际检索系统收录源期刊:CA美国《化学文摘》;AJ 俄罗斯《文摘杂志》;ZR英国《动物学记录》;MR美国《数学评论》;ZBI德国《数学文摘》;CS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之;水科学与渔业文摘C;海洋文摘,污染文摘C;环境科学与污染管理C;机械工程文摘S;机械与运输工程文摘S;土木工程文摘S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核心期刊
摘要
研究β-1,3/l,6-D-glucan及不同投喂方式对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幼体的存活、生长、发育、非特异性免疫及抗副溶血弧菌能力的影响。将glucan以0.25%的剂量添加到微黏合饲料中,以不同的投喂方式投喂对虾幼体,即DO(一直投喂基础饲料);D1(一直投喂含0.25%β-葡聚糖饲料);3D1-3DO(3d投喂含0.25%β-葡聚糖的饲料—3d投喂基础饲料);1D1-3DO(1d投喂含0.25%β-葡聚糖的饲料—3d投喂基础饲料),共4个处理,每个处理随机设置3个重复,对虾幼体养殖于可控温的半开放系统中,每个养殖桶中盛有50L盐度为30~32消毒海水,养殖密度为100尾/L。实验结果表明,在孵化后14d,投喂Dl饲料组在总存活率,变态指数,体长,特定生长率方面均高于其它各组,虽然有时差异不显著。在免疫指标方面,在9和14dph分别进行了酚氧化酶(PO)、碱性磷酸酶(AL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酸性磷酸酶(ACP)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投喂D1饲料组的4个免疫指标均高于其它3组,虽然有时差异不显著。在14dph的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Dl组(P<0.05),而1D1-3DO和3D1-3DO的累积死亡率则与其它各组均不显著。实验结果表明,间隔投喂方式并不适合于对虾幼体,在中国明对虾幼体饲料中使用β-葡聚糖时,建议添加量为0.25%,并采用一直投喂的方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