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围封对内蒙古中东部草原植物群落和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桑媛;贾尝;阮维斌;马成仓;高玉葆
  • 单位1: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单位2: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6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线虫;草原;围封;植物群落;线虫群落
  • 起始页:2332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7CB106802)
  • 刊名:生态环境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92
  •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 主编:李定强;赵其国
  • 电子信箱:editor@jeesci.com
  • 网址:http://www.jeesci.com
  • 卷:19
  • 期:10
  • 期刊索取号:P390.6107-3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2007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的退化样地(对照)、围封5a样地和围封24 a样地,调查地上部植物群落、土壤性质和地下部土壤线虫群落。结果表明,围封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水分质量分数,土壤深度和围封处理对土壤pH的交互作用显著。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地上植物的多度、生物量和单株生物量都显著增加,而3个样地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均为围封24 a样地>退化样地>围封5a年样地;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大针茅(Stipa grandis)、苔草(Carexduriuscula)、羊草(Leymus chinensis)、锦鸡儿(Cleistogenes squarrosa)、双齿葱(Allium bidentatum)的生物量都呈现递增的趋势;围封5a样地上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和野韭(Allium ramosum)的生物量最大,围封24 a样地上苔草、羊草、双齿葱的生物量最大。
     调查样地线虫的密度平均为9.79 g-1(以干土计),分别隶属于线虫动物门的90个属。植物寄生类线虫和食细菌类线虫分别占到总数的35%和40%,优势类群是丽突属(Acrobeles)和矮化属(Tylenchorhynchus),二者共占总捕获个体数量的31.4%。围封24 a样地的结构指数显著高于退化样地,其它指标差异不显著。由此可知,围封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围封角度来看,植物群落比线虫群落的反应明显得多,二者并未出现同步反应。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