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北京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站空气质量的观测与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汪伟峰;王迎红;王莉莉;朱彬;王跃思
  • 单位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 单位2: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1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北京奥运会;污染物;臭氧;氮氧化物;光化学反应
  • 起始页:48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073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6-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5073)
  • 刊名:环境科学研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88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编:刘鸿亮
  • 地址:北京朝阳区北苑大羊坊8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 邮编:100012
  • 电子信箱:hjkxyj@vip.163.com
  • 网址:http://www.hjkxyj.org.cn
  • 卷:23
  • 期:1
  • 期刊索取号:P875.06 929-13
摘要
为了跟踪研究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奥运村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2008年6月1日—9月30日,利用符合国际标准的在线观测仪器,对奥运村站大气中主要污染物进行加强观测.结果表明:奥运会期间奥运村站大气中φ(NO2),φ(SO2),ρ(PM2.5)和ρ(PM10)分别比奥运会前(7月1日—8月7日)下降了11.2%,46.7%,57.0%和50.0%;比残奥会后时段(9月20—30日)分别下降了41.7%,31.8%,21.6%和28.6%;与2007年同期相比,奥运会时段的φ(NO2),φ(O3),ρ(PM2.5)和ρ(PM10)分别下降了38.8%,37.2%,42.1%和68.0%;残奥会时段分别下降了17.8%,27.5%,44.0%和64.1%.除对污染源严格的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外,有利的天气过程也是奥运会期间北京空气质量全面达标的重要原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