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松辽盆地长垣以西中浅层三级构造发育史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胡慧婷;李占东;苏书震;刘绍军;潘坚
  • 单位1: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大庆长垣以西;三级构造;成藏要素;油水分布
  • 起始页:45
  • 总页数:5
  • 刊名:上海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0
  • 主编:刘守祺
  • 电子信箱:shdz930@sina.com
  • 期:3
  • 期刊索取号:P251.42110
  • 数据库收录: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摘要
为更好的理解油气的聚集、分布规律,应用地质平衡原理对研究区725口探井进行回剥分析,从而得到不同地质时期目的层的古构造图。并以三级构造为单元进行构造发育史精细研究,研究发现同一构造层面不同三级构造或同一三级构造不同构造层面,在构造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其控制了烃源岩及储层裂缝等成藏要素的发育程度,从而影响油气运聚和油水分布规律。研究表明他拉哈向斜的长期发育使其成为主要烃源岩生排烃中心,因此与其临近的龙虎泡背斜和葡西鼻状构造等正向构造含油性好,同时先期发育的葡西背斜控制了葡西裂缝发育密集带,同时也导致了构造低部位含油气、高部位含水的复杂油水分布现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