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徐淮地区煤矿井筒破裂原因初探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1996
  • 作者:刘文龙;郑敏;夏瑞良;赵鹏君
  • 单位1:安徽省地展局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徐淮地区;煤矿井筒破裂;宿北断裂;构造应力场
  • 起始页:127
  • 总页数:7
  • 刊名: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办单位: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建筑大学;沈阳建筑工程学院
  • 主编:谢礼立
  • 地址: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
  • 邮编:150080
  • 卷:16
  • 期:04
  • 期刊索取号:P473.06208-1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本文用震力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了徐淮地区从1970年以来构造应力场的方向和强度的时空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以唐山地震为分界线,本区的应力场P轴取向由展前平均61.8°变为展后平均77.7°。如果将本区以宿北断裂为界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部分,则北区的P轴取向68.1°变到71.2°,而南区的P轴取向由62.5“变到83.6°,下降,而从87年开始应力值迅速上升并伴有起伏。上述应力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以解释为什么井筒破裂主要发生在宿北断裂以南地区,并且主要发生在87年以后。因而我们认为,徐淮地区煤矿井筒破裂与构造应力场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