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质样品中Pb同位素分析的高效酸淋洗流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张锦丽;袁洪林;高山;宗春蕾;戴梦宁;柯霖;贾先巧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单位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Pb同位素;淋洗;USGS参考物质;MC-ICP-MS.
  • 起始页:46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项目(Nos.IRT0441,306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No.4052100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B07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0672029);研究生学术探索与创新基金(No.CUGYJS0714)。
  • 刊名:地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主编:王亨君
  •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 邮编:430074
  • 电子信箱:xbb@cug.edu.cn
  • 卷:33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6 179
  • 数据库收录: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
摘要
针对地质样品的Pb同位素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化淋洗法,以去除样品碎样过程引起的污染.相对前人的淋洗法而言,简化淋洗法不仅能够得到地质样品中准确的Pb同位素组成,而且降低了全流程本底并提高了样品处理效率.利用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分析了5个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际标准参考物质(AGV-1、AGV-2、BHV0-2、BCR-2和G-2)中的Pb同位素组成,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二代USGS参考物质在制样过程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第一代标准在碎样过程受到的污染比碎样环境造成的普通铅污染严重,而第二代则相反.淋洗后各种参考物质分别具有相近且均一的Pb同位素组成,表明对岩石粉末样进行溶样前的淋洗有助于获得样品真实的Pb同位素组成。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