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退耕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宇苗子;孙虎;王继夏
  • 单位1: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 出生年:1985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退耕地;土壤物理性质
  • 起始页:29
  • 总页数:5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1005);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5152)
  • 刊名:水土保持通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 主编:刘国彬
  • 地址:陕西·杨凌
  • 邮编:712100
  • 电子信箱:bulletin@ms.iswc.ac.cn
  • 网址:http://www.periodicals.com.cn
  • 卷:29
  • 期:06
  • 期刊索取号:P470.66144
  • 核心期刊:CSCD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以南水北调水源区陕西省宁陕县寨沟小流域为例,选择退耕还林区退耕2,5,9,12和16a的5块样地以及作为对照的坡耕地,对其土壤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和有机质进行了采样测定。结果表明,退耕5,9,12,16a的土壤物理性状较坡耕地有明显改善。其中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有机质均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容重则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不断减小。而退耕2a的土壤水分、物理状况与坡耕地相比没有明显改善。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有机质呈逐渐减少、土壤容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说明通过退耕还林,能够使坡地土壤肥力和保水、蓄水能力得到改良,抗侵蚀能力得以增强,但必须有较长的退耕恢复时间,才可能有明显变化。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