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硅酸盐矿物溶解动力学及其对滑坡研究的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5
  • 作者:徐则民;黄润秋;唐正光
  • 单位1:昆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 出生年:1963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工程地质;硅酸盐矿物;溶解动力学;非线性溶解;优先溶解;力学效应;滑坡
  • 起始页:1479
  • 总页数:13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272119);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1E0001G)
  • 刊名: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半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 主编:冯夏庭
  • 地址:武汉市武昌小洪山
  • 邮编:430071
  • 电子信箱:rock@whrsm.ac.cn
  • 网址://yslx.chinajournal.net.cn
  • 卷:24
  • 期:09
  • 期刊索取号:P478.066357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EI核心收录期刊
摘要
硅酸盐是地壳岩石最主要的造岩矿物,表生条件下硅酸盐矿物的溶解是普遍的。实验室条件下,硅酸盐矿物存在非线性溶解现象,稳定态溶解速率一般为10-12~10-8mol/(m2·s),而组分析出一般都是非理想配比的。体溶解速率与比表面积不存在简单的比例关系,但当单晶典型尺寸大于矿物表面上相临缺陷的间距时,体溶解速率则与比表面积呈正比。酸性条件下的溶解速率与H+活度正相关。源于可溶有机质的有机配位体能够络合溶液及固–液界面上的金属离子,可显著提高溶解速率。温度对溶解速率的影响受控于阿雷尼乌斯方程。鉴于硅酸盐矿物溶解规模的影响因素与滑坡灾害的发生条件基本一致,在滑坡灾害的区域性评价中,可以考虑纳入流域地表水化学组分浓度这一地球化学指标。植被可以提高斜坡岩土体的酸度、有机质丰度及地下水径流量,在促进硅酸盐矿物溶解及深层滑坡孕育方面的作用是显著的。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