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琼东南盆地与甲烷渗漏有关的早期成岩作用和孔隙水化学组分异常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邬黛黛;叶瑛;吴能友;蒋宏晨;季珊珊;董海良;刘坚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与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 单位2:浙江 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研究中心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自生矿物;甲烷渗漏;早期成岩作用;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
  • 起始页:86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创新基金项目资助(oB07r71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资助(2009CB219506);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八六三”计划资助(2006AA092216)
  • 刊名:海洋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
  • 主编:潘德炉
  •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外大街1号
  • 邮编:100860
  • 卷:31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26.066449-1
  • 数据库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日本科技文献速报》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学文摘(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采自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的沉积物样品中有天然气水合物和甲烷渗漏指示意义的自生碳酸盐、硫酸盐和草莓状framboids黄铁矿,自生矿物组合和显微结构特征与冷泉沉积物类似,属微生物成因。沉积物孔隙水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埋藏深度加深,SO24-,Ca2+,Mg2+和Sr2+浓度明显降低,Mg2+浓度与Ca2+浓度和Sr2+浓度与Ca2+浓度的比值急剧增加,这些地球化学特征与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产区的浅表层沉积物孔隙水中离子浓度异常吻合较好,暗示采样站位深部可能有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