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应变场年变化特征的数值模拟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李玉江;陈连旺;李红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出生年:1982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应变场;数值模拟;年变化特征;GPS数据
  • 起始页:13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BACBB01-0303);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ZDJ2007-6)
  • 刊名: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1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壳运动检测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第一检测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中国地震局第二检测中心;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 主编:姚运生
  • 电子信箱:jgg09@163.com
  • 网址:jgg09.com
  • 卷:29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63.06 208-17
  • 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期刊;中国地球物理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测绘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
摘要
根据云南地区的地质构造、三维波速结构、地震活动性等相关资料,建立云南地区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云南地区构造应力应变场的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云南地区的地壳运动速度具有北强南弱、西高东低、围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顺时针旋转的特征;2)由于印度洋板块的俯冲作用,造成云南地区地壳运动速度场的规律性变化:红河断裂带以东由北部的SEE向到南部的SE向,而以西为SE-NS-SW向变化;3)最大主应变具有西高东低,北强南弱的特征,达到10-8量级,主要分布在滇西地区、安宁河断裂带两侧及小江断裂北段;4)最大主应力主要分布在断裂带沿线及其交汇处,最大差应力分布与其较为一致;滇南地区具有较大的差应力分布,且处于拉张状态,而其他地区大部分为压性状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