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西晚泥盆世含磷鲕状铁矿石中磷的赋存状态与形成
详细信息   
摘要
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泥盆纪地层的“宁乡式”铁矿储量巨大,然而含磷高严重制约了该类型铁矿的开发利用。铁矿石中磷的赋存状态是设计该类型铁矿“提铁降磷”方案的理论基础,是开发该铁矿首先要了解的问题。充分利用湿化学全岩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等全岩元素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等物相分析,电子探针微分析、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等微区分析技术,对鄂西晚泥盆世含磷鲕状铁矿石中磷的赋存状态、物质来源与磷矿物形成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铁矿石中的含磷矿物主要为碳氟磷灰石,分别以短柱状磷灰石晶体颗粒(65%以上粒径小于20 μm)、磷灰石内碎屑(粗砂至极粗砂级,集中形成透镜状或带状层理)以及鲕粒中与赤铁矿相互包裹的凝胶状磷灰石(层厚度10~50 μm)3种形式存在。磷灰石晶体是在孔隙水中重结晶而生成,磷质可能来源于晚震旦世地层的磷块岩;磷灰石内碎屑是古海水体中原位化学沉积的产物,磷质可能来源于古海周边的大陆;鲕粒中凝胶状磷灰石也是原位化学沉积的产物,但与铁质沉积位置相同,并与富铁的鲕绿泥石混合或相互包裹形成鲕粒。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