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班戈地区雪如岩体的形成环境及成矿意义
详细信息   
摘要
雪如岩体主要由中细粒二长花岗岩、中粗粒斑状二长花岗岩组成,在其与郎山组灰岩接触带附近发育有大量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床或矿化点。岩石及锆石LA‐ICP‐MS U‐Pb、XRF、ICP‐AES等分析显示,雪如岩体富K2O、SiO2、LREE及Rb、Ba、P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Nb、Ta、Sr、Ti等高场强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为明显的右倾曲线,具有中等的负Eu异常,属高钾钙碱性‐钾玄岩岩石系列和后碰撞花岗岩类,成岩时代分别为(79.25±0.97) 和(79.72±0.51) Ma,形成于早白垩世末—晚白垩世初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闭合后、羌塘地体与拉萨地体的后碰撞阶段。综合认为,雪如岩体岩浆源区为下地壳富含流体的石榴石角闪岩相-斜长角闪岩相的镁铁质岩石,是在后碰撞环境下经部分熔融形成的花岗岩类,对班戈地区铜铁多金属成矿非常有利;矽卡岩型铜铁成矿作用发生于80 Ma左右,该认识为区域找矿指明了方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