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下游近代洪水事件重建的新证据
详细信息   
摘要
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的重建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通过长江下游一个稳定江心洲上沉积剖面的粒度和有机元素组成分析,清晰地揭示出主要粒度参数、概率累积曲线和C‐M图可以指示洪水事件沉积,而沉积有机质的TOC/TN因为反映大洪水期间,长江流域强烈的地表冲刷将大量降解不完全的碎屑有机质带入下游,也成为洪水事件的较好示踪标志。根据210Pb堆积速率,研究剖面的粒度及TOC/TN比值清晰地记录了长江干流1850~1954年期间的若干次特大洪水事件,与历史文献和水文监测资料吻合。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人类活动显著增强,尤其是大量水坝兴建,将大量粗颗粒泥沙和沉积有机质蓄积在水库中,而显著改变长江下游干流的悬浮沉积物粒度和有机质组成,因而难以可靠地指示近50年来的洪水事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