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能量屏蔽作用的类型、形成机制及应对方法
详细信息   
摘要
对不同地区地震波传播条件进行分析,认为能量屏蔽作用的产生机制有3种:一是强反射界面引起反射型能量屏蔽;二是强黏滞层剧烈吸收损耗引起的耗散型能量屏蔽;三是粗糙面上或非均质介质中的地震波散射引起的散射型能量屏蔽。有时强能量耗散带与强反射界面伴生,产生双重能量屏蔽作用。根据3类能量屏蔽作用机制,提出克服或减少能量屏蔽作用的7种方法:(1)优化测线部署避开强能量耗散带和散射带;(2)从激发、接收方面增加透过能量;(3)优化观测方式避开屏蔽段;(4)采用高密度地震勘探增加有效接收道;(5)用处理手段消除由强反射界面衍生的多次波、折射波,以及屏蔽带衍生的其他干扰;(6)用转换横波勘探以增大强反射界面的最大透射能量窗;(7)黄土塬区适当结合弯线勘探以减少黄土层的强吸收屏蔽和黄土层底界的强反射屏蔽。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