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震近场记录中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震相
详细信息   
摘要
在1989年10月和1991年3月大同地震余震的近场记录中,发现P波与S波到时之间还存在一个附加震相。对地震的精确定位表明,有一些带有附加震相的地震记录是临界角之内的台站得到的,因而可排除附加震相为地表折射波的可能性。用质点运动轨迹分析方法对附加震相的振动方向进行分析后认为:附加震相的运动特性与P波的运动特性一致,因而,可能是来自沉积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设定一个低速的沉积层覆盖在速度较高的基岩之上的速度结构模型,用合成地震图技术模拟出这次地震的附加震相,从而确认该附加震相为盆地底部的S**P转换波。调整传播路径上沉积基底的深度,可以得到一个概略性的盆地底部的图象,即大同盆地底部是一个沿桑干河河谷中深、两侧浅的“V”形盆底。(伦子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