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印度—亚洲板块碰撞对东南亚的影响:来自婆罗洲的纪录
详细信息   
摘要
婆罗洲位于东南亚巽他大陆架隆起的中央,具有复杂的新生代沉积和变形地质历史,这一过程开始于普遍认为的印度板块对亚洲板块的碰撞。关于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构造重建揭示,由于亚洲板块受到印度板块的挤压,以婆罗洲为中央的大东南亚地块发生了顺时针的旋转,并沿着主干走滑断层向南漂移。然而,将婆罗洲仅视为一逃离亚洲的大型地块,与婆罗洲的地质历史不相符。挤压成因模型预测婆罗洲地块发生大规模顺时针旋转和位移,也与古地磁证据不相吻合,同时,没有证据表明亚洲大陆的主干走滑断层延伸到了婆罗洲。地震成像分析显示,东南亚深部下地幔存在一高速度异常,是俯冲的岩石圈板块;但是,这种认识可以为不同的构造模型包括构造挤出模型所解释。婆罗洲及其周缘盆地发育有巨厚的新生代沉积物,其中,大量的沉积物为始新世至早中新世期间被搬运到婆罗洲北部的克罗克浊积扇。但是,所有的证据表明这些沉积物来源于邻近源区,而不是来源于隆升的印度一亚洲碰撞带远源区。婆罗洲新生代的地质历史记录了古南海的俯冲和古海洋消失后的中新世碰撞过程,以及东南亚长期俯冲作用产生的各种地质响应。尽管如此,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印度—亚洲的碰撞影响到了婆罗洲新生代地质记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