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喀喇昆仑喀拉果如木铜矿成矿岩体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
详细信息   
摘要
喀拉果如木铜矿是近年在新疆喀喇昆仑地区发现的铜多金属矿。铜矿化赋存在二长花岗斑岩中,矿石呈细脉浸染状、斑点状。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少量黄铁矿、斑铜矿和毒砂。围岩蚀变有硅化、绢云母化和青磐岩化,具有与斑岩铜矿类似的蚀变组合。二长花岗斑岩主要由斜长石、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及蚀变的暗色矿物组成。二长花岗斑岩的SiO2(67.28%~73.08%)、Al2O3(13.38%~15.53%)、K2O(2.92%~6.15%)和Na2O(2.78%~4.89%)含量较高,CaO和TiO2含量较低,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和重稀土元素,Nb和Ta负异常,显示准铝质-弱过铝质过渡的特点,岩浆结晶分异作用明显,具有陆缘弧花岗岩的地球化学亲缘性,微量元素显示其为同碰撞—后碰撞花岗岩。成矿岩体锆石LA‐ICP‐MS测年结果为189.3±2.8 Ma,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早侏罗世。结合区域地质演化,该文认为喀拉果如木铜矿形成于南昆仑地体与喀喇昆仑-甜水海地体之间的古特提斯洋消减闭合之后的后碰撞伸展背景,喀喇昆仑在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进入后碰撞造山时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