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土壤中汞存在形式的研究
详细信息   
摘要
在贵州省境内选择了三个类型的地区:丹塞汞矿区为高汞区选择了3个采样点;清镇东门桥汞污染农田作为人为汞污染区;贵州省农科院试验田作为背景参考区,各选择了一个采样点。共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土壤样品。使用全汞分析法和连续化学浸取方法进行了汞的七种存在形式(相态)分析。结果表明,以水溶态、交换态形式存在的汞绝对量都很小,而这种汞能被植物吸收。所以,土壤中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汞量很少。五个样品总汞含量范围为0345(参考区)—19984μg/g(高汞区),都高于中国土壤总汞平均值(0065μg/g)。说明人为污染和地质作用都会造成土壤中汞的富集。但这两类土壤中的相态分布是有明显差别的。高汞区以地质作用为主的土壤汞的形态以残渣态为主;人为污染区以人为污染为主的土壤汞的形态以难(易)氧化有机质结合态为主,对植物的潜在危害要高于前者。(严寿鹤)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