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碰撞后A型花岗岩的时代及其对洋盆闭合时间的约束
详细信息   
摘要
近年来地质调查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发现了一批A型花岗岩,岩体呈面积不大(<1 km2)的岩株产出,岩性上分为钾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两种,侵入白垩系地层中。岩石化学上这些A型花岗岩相对富硅,SiO2含量在68.62%~75.36%之间,全碱含量(K2O+Na2O=8.03%~9.37%)和全铁含量(FeOT=0.86%~5.39%)偏高,Al2O3含量(12.76%~15.54%)偏低,显示弱过铝质和亚铝质特征。微量元素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U、K和Pb,但Ba和Sr相对亏损;同样在高场强元素(HFSE)中,Nb、Ta和Ti亏损明显,Zr和Hf相对富集。这些岩石化学特征与岛弧型花岗岩是明显不同的,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岩体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高(∑REE=122.37~291.19 μg/g,平均201.31 μg/g),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4.89~9.58,平均为5.93),Eu负异常明显(δEu=0.14~0.54,平均0.34),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呈向右缓倾的V型。三个岩体的锆石U‐Pb LA‐ICP‐MS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09.6±1.4)(MSWD=3.7)、(112.2±0.9)(MSWD=0.06)和(113.7±0.5) Ma(MSWD=0.21),表明这些A型花岗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从岩石的碰撞后A2型花岗岩特征推测班公湖—怒江中特提斯洋盆的闭合时间至少应该在白垩纪初。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