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古气候变化及其边界重建
详细信息   
摘要
利用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了覆盖科尔沁沙地内部及外围的20个风成沙‐砂质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年代。在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地层和气候代用指标重建了末次盛冰期以来科尔沁沙地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科尔沁沙地的气候变化和沙丘的固定与活化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即:26~12 ka,气候极端干冷,沙地大面积活化;12.0~9.5 ka,气候趋于暖湿,但仍比较干冷,沙地由大规模沙化向固定成壤过渡;9.5~2.5 ka,气候暖湿,沙地基本固定;2.5 ka以来,气候呈干冷与暖湿交替状态,沙地亦存在多次固定与活化,其中,从1.5 ka开始,沙丘活化明显。基于风沙沉积序列的空间分布和光释光测年结果,末次盛冰期科尔沁沙地同时向南和北扩展:南至翁牛特—库伦旗一线,至少扩张了26 km;北至霍林河一带,至少扩张了30 km;东界受东辽河限制,与现代边界几乎一致。沙地面积较现代扩张了至少2.05×104 km2,扩大了37.7%。全新世大暖期,沙丘大面积固定。研究表明,科尔沁沙地气候与环境演变受东亚季风影响,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响应。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