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基性岩的同位素特征:源区性质及深部过程
详细信息   
摘要
胶州大西庄玄武岩的形成时代处于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这给追索深部过程以及岩石圈演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其Pb同位素组成较为均一, n206Pb)/n204Pb)(t)=18.18~18.24,n207Pb)/n(204Pb)(t)=15.42~15.44,n208Pb)/n204Pb)(t)=37.87~37.96,在中国东部所有的中—新生代基性岩中,其同位素特征最接近DMM地幔端元,反映其起源于类似太平洋MORB源区的较为“纯净”的软流圈地幔。结合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基性岩已有的数据对比研究表明,华北中生代同位素富集性质的岩石圈地幔至新生代转置为“新生”的大洋型地幔,岩石圈减薄刚完成时的下伏软流圈物质较为“纯净”,随后在新生代时期,软流圈、富集岩石圈地幔以及太平洋俯冲板片析出物质共同表现在新生代玄武岩的同位素组成上,反映了岩石圈减薄方式以拆沉为主,拆沉的富集岩石圈地幔加古老下地壳和软流圈相互作用,构成新生代玄武岩的岩浆源区。而华南东部从晚中生代新生代深部过程和华北东部不同,新生代玄武岩的软流圈源区中没有富集岩石圈地幔的参与,仅由北北西至南南东,太平岩俯冲板片析出物质在岩浆源区中的贡献逐渐增加。华南东部岩石圈地幔同样发生了类似华北东部的置换,但置换方式可能以熔体交代导致岩石圈地幔由富集型转变为新生大洋型地幔为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