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拉山穹窿的活动时限及其在藏南拆离系—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形成机制的应用
详细信息   
摘要
该文报道吉隆北喜马拉雅地区马拉山穹窿核部浅色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和白云母激光40Ar/39Ar年代学研究。花岗岩U‐Pb年龄显示,穹窿核部浅色花岗岩岩浆活动(深熔及侵位)发生于~30 Ma至~17 Ma,其中最年轻的U‐Pb年龄(17 Ma)以及花岗岩白云母40Ar/39Ar年龄(17~15 Ma)指示了马拉山穹窿的最后岩浆侵位时间及可能的穹窿冷却事件。已有研究表明,北喜马拉雅片麻岩穹窿带(NHGD)与藏南拆离系(STDS)中浅色花岗岩具有相似的最早侵位年龄,即~35 Ma,而STDS下盘U‐Pb年龄老于35 Ma的浅色花岗岩为增厚地壳重熔成因,表明北喜马拉雅在~35 Ma地壳构造体制由挤压转为伸展,并暗示在始新世—渐新世转换期可能存在一更广泛意义的地质事件。~35 Ma以前增厚导致中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中下地壳渠道流,渠道流活动触发增厚造山楔的垮塌,形成STDS。STDS的伸展减薄引发更大规模浅色花岗岩侵位,花岗岩底辟作用形成了NHGD,该文最年轻U‐Pb年龄及40Ar/39Ar年龄(17~15 Ma)即代表马拉山的底辟与穹窿作用,之后的构造体制由东西向伸展所取代(始于~13M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