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应力测量的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及应用实例
详细信息   
摘要
岩芯非弹性应变恢复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比较经济有效的深部地应力测量方法,汶川5·12地震后,我国大陆将该方法应用于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的地应力测量。该文简述了该方法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汶川地震科学钻一号孔的典型结果。给出了一号孔在所测深度之处的三个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三个主应力中,最大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近于水平,最小主应力近于直立。最大主应力方向为北西。在746 m深度,三个主应力的大小为25.2、21.5、18.5 MPa。这种应力状态可使龙门山断层产生逆冲兼右行走滑运动,与汶川5·12地震的断层运动一致。该方法得到的结果与震源机制解及其他地应力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吻合。测量结果表明,非弹性应变恢复法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特别是在较大深度的钻孔和地层较破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难以实施时,此方法仍有可能获得较可靠的地应力数据,适应性更强。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