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及其勘探潜力与方向
详细信息   
摘要
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主要分布于渤海、北黄海、南黄海、东海和南海北部海域,尚保存有效烃源岩的残余盆地分布面积近36×104 km2,涉及古生界和中生界两大勘探领域,具有盆地类型多样、成盆背景复杂、构造改造强烈的特点。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存在古生界和中生界两套烃源层系。利用地震、重磁和钻井资料,参考海域周边区域地质资料和陆区具相同或相似构造背景盆地前第三系油气田资料,对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的主要类型、原型盆地演化特征、关键石油地质条件以及油气勘探潜力等进行了分析。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普遍经历了多期生排烃过程,保存条件是制约其油气发现和勘探潜力的关键。中国近海前第三纪残余盆地“自生自储”型油气藏勘探开发风险整体较大,但如果立足“多源兼找、立体勘探”的指导思想,那么仍然存在一些值得探索的领域:(1)以中生界“自生自储”型油气藏为主的探区--潮汕盆地和南黄海北部盆地;(2)以“新生古储”或“新生中储”型油气藏为主的探区--渤海和东海天台—钓北斜坡带。南黄海勿南沙隆起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应以该区早中生代产生的对冲复向斜构造带核部的一些盖层发育较好、圈闭保存完整、后期断裂破坏较弱的低幅度背斜作为目标突破口。(自然录)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