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黑龙江乌拉嘎金矿的次火山岩浆‐热液成矿:熔体‐流体包裹体证据
详细信息   
摘要
黑龙江乌拉嘎金矿是我国陆相火山岩区的重要金矿之一。构造位置处于古亚洲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接复合部位的东北缘,矿体主要分布于团结沟斜长花岗斑岩接触带部位的隐爆角砾岩带和黑龙江群变质岩的层间裂隙中。斜长花岗斑岩的石英斑晶中发育3类包裹体:熔体包裹体、原生的L‐V包裹体(及少量的L‐V‐S包裹体)和次生的L‐V包裹体。玻璃质熔体包裹体相当于酸性殘浆的成分(SiO2达69.5%~73.8%),其捕获温度大于800 ℃。石英斑晶中次生L‐V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210~350 ℃、盐度5%~7% NaCleqv,代表了次火山岩浆热液的特征,与黄铁矿‐早期白色玉髓状石英阶段中Q1的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很接近,而盐度略高于白色玉髓状石英Q1的。乌拉嘎金矿的金成矿可划分3个成矿阶段,发育盐水溶液包裹体:(1)黄铁矿‐早期白色玉髓状石英阶段,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4~355 ℃,集中在190~330 ℃,盐度为1.3%~8.2% NaCleqv,密度为0.53~0.88 g/cm3;(2)烟灰色玉髓状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中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9~196 ℃,集中在170~190 ℃,盐度为2.2%~3.2% NaCleqv,密度0.79~0.92 g/cm3;(3)碳酸盐‐石英阶段,方解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70~270 ℃;盐度0.5%~2.9% NaCleqv。成矿流体以中低温、低盐度、贫CO2的盐水体系为特征,与国内外陆相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十分相似。石英斑晶中熔体、流体包裹体及其共存反映了次火山岩浆活动晚期,由硅酸盐熔体通过不混溶产生含矿的盐水溶液的可能,说明了金成矿与斑岩的成因联系,乌拉嘎金矿应该属于陆相火山—次火山活动有关的中低温浅成热液金矿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