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生伊利石K‐Ar、Ar‐Ar测年技术对比与应用前景展望——以苏里格气田为例
详细信息   
摘要
以苏里格气田为例,对自生伊利石K‐Ar法、Ar‐Ar法年龄测定的技术特点、应用效果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系统对比和深入研究。苏里格气田自生伊利石(I/S有序间层)发育较好,主要呈丝状,具有典型的自生成因特征,其K‐Ar年龄、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和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分别为141~145 Ma、171~237 Ma和130~152Ma。K‐Ar年龄表明主要为晚侏罗世晚期—早白垩世早期成藏,其分布规律很好地反映了成藏特征和成藏过程;未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明显偏老,不能代表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年龄,更不能反映成藏时代,“39Ar核反冲丢失”现象是导致其偏老的主要原因;真空封装Ar‐Ar总气体年龄与K‐Ar年龄基本接近,可能反映自生伊利石的形成年龄并代表成藏时代。该次对比研究表明,对于利用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技术探讨砂岩油气藏成藏时代,K‐Ar法测年技术简便快捷、经济成熟、稳定可靠,是第一选择并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未真空封装Ar‐Ar法测年技术很难获得理想的年龄数据和较好的应用效果,如果没有其他特殊目的,可以不予考虑;真空封装Ar‐Ar法测年技术,如果运用得当,有可能获得相对较好的年龄数据和相对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技术复杂、环节多、周期长和费用高等将会严重制约其发展和应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