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建设成果

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一、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概述

对于图书馆而言,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衡量图书馆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国地质图书馆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和地勘行业总书库,承担着建设国家地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为社会提供地学文献信息服务的重要职责。地学文献信息资源既是展现国家地质工作成果的表现形式和重要载体,也是推动地学科技创新和地质工作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中国地质图书馆藏海量地学文献信息之资源,积百年地质发展之底蕴,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百年历程,恰好成为中国地质图书馆,乃至整个中国地质过去百年发展进程的一个缩影。

1916年,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地质科学事业的起步,北京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局应运而生,当时地质调查局在丰盛胡同三号有图书室三间,有专门书报约四百余册,大半系自地质研究所移交。这成为今天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开端。19227月,北京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新馆的开幕,标志着图书馆第一次拥有独立馆舍,在地质调查所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当时共有藏书4000余册。1935年是地质调查所图书馆一条重要的历史分界,它的馆藏从此分为南京、北平两处,南京总馆为主干,北平分馆为分支,当时馆藏图书6万余册,达到抗战前的最高点。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地质图书馆经历了多次搬迁动荡,但仍克服重重困难,抢运馆藏,使得大批珍贵文献躲避了战火的浩劫,为中国早期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截至1948年底,地质调查所南京图书馆的藏书量超过7万册,北平分所兵马司9号图书馆藏书刊约5万册,成为东亚最大的地质图书馆。

1949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在长期的战乱之后开始复苏和快速增长,“向苏联学习,向科学进军”的新形势鼓舞着各个行业的知识分子。知识界对学术建设、文献资料的需求日益增长,各级组织也认真倾听和采纳学者的意见。而地质界关于建设全国性的专业图书馆的呼声在这种形势下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1958年,面向地质行业的全国地质图书馆新馆于北京甘家口落成,并被确定为全国中心图书馆之一,图书馆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地质图书馆藏书量达22万册。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间,当时全社会都在搞运动,读者很少,中文地质专业书刊停止出版,图书馆的国际交换工作随之受到很大影响,图书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但是地质图书馆在动荡中显示出一个老馆的传统和根基,不仅没有“乱”,而且一直在固守本分地工作,坚持外文采购和俄文交换工作,保持了整个机构的基本稳定,馆藏完好无损,坚持为读者服务的宗旨,终于迎来稳步发展的时机。20世纪70年代末,地质图书馆藏书量达30万册。

1978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改革开放的春天使全国地质图书馆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图书馆提出了开发多途径采购渠道的方针,一方面努力争取上级部门对书刊采购工作给予外汇上的支持,另一方面通过自身努力,采取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强馆藏资源建设。1996年地质图书馆馆藏已达40万册。

19992月,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全国地质图书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图书馆及北京地质干部管理学院图书馆重组,名称仍为全国地质图书馆。19998月全国地质图书馆更名为中国地质图书馆,图书馆也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2001年,中国地质图书馆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管理,成为国家地质“野战军”序列的一个组成单位。2003年,国土资源部下达了“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结构调整方案的批复”,规定地质图书馆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野战军”直属队伍中的公共服务机构,保留名称不变,主要承担地质专业图书、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文摘编纂工作,开展相关研究和信息化建设,面向全社会提供借阅查询服务。鉴于此,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直属单位提供地学文献信息保障就成为地质图书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20065月,中编办批准了中国地质图书馆加挂“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的牌子。1999年重组后的十年间,中国地质图书馆纸本馆藏文献已达70万册,数字文献资源的种类与数据量成倍增长,数据库总数为20余个,可利用文献量超过3000万条,结构持续优化,已经形成中外文期刊、会议、学位论文、标准规范、文献检索类数据库的全面覆盖和较完善的数字资源结构,实现了与国内外地学机构网站资源互补和共享,基本满足了用户需求。

“十二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能源、资源、环境和文化建设的关注和投入。借助政策东风,图书馆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对地质工作的需求,紧紧围绕“九大计划50项工程”300多个项目,结合图书馆特点,利用现代服务和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不断丰富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充分发挥大数据、大研究、大平台和大党建的支撑保障作用,有力推动了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随着图书馆总收入的持续增长,纸本文献资源采购投入和采购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目前地质图书馆馆藏已近80万册,包括近代地质学启蒙时期以来近200年的国内外地学文献,世界各国地质图件1万余套,拥有自建和采购中外文数据库资源41个,以建设局系统地学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体系为目标,围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文献统一检索平台、地质信息集群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截至20166月,图书馆已与118家单位签订合同合作协议,拓展地学目录中心成员馆31家,实现书目资源类型的增加与共享,目录中心数据量70多万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不断完善,为提高地学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地质图书馆馆藏总量具体见表1

1. 中国地质图书馆馆藏总量统计表(截止2015年底)

 

种数

册数

馆藏图书类

225260

385632

馆藏期刊

16580

387981

图件

9566

13633

胶片/多媒体

3032

3171

合计

254438

790417

 

二、中国地质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资源建设

1.文献信息资源采购

文献采购是资源建设的主要渠道,随着图书馆总收入的持续增长,纸本文献资源采购投入和采购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图书馆投入大量经费进行文献信息资源采购,较好保持了文献资源建设的完整性、连续性。2000年中国地质图书馆图书购置费只有350万元,至2015年增到508.9万元。5年纸本文献采购数量见表2

2. 5年纸本文献采购数量统计表

 


             年份

 

纸本文献采购数量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预订中文新书(种/册)

3208/3718

2595/2924

2666/3253

3292/3578

2031/2510

验收中文新书(种/册)

2587/4179

4405/6221

3788/4684

3838/4716

4184/5255

预订外文图书(种/册)

740/740

700/700

710/710

630/630

650/650

订购中文期刊(种/册)

462/6604

475/5612

502/6949

472/7688

418/7815

订购外文期刊(种/册)

578/3520

569/5189

571/4840

573/4362

556/3997

合计

 

 

 

 

 

 

2.文献捐赠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来源,除购置外,还有捐赠。从1916年建馆之初,中国地质图书馆就收到了大量捐赠文献。丁文江在呈农商部文中说:“凡美洲、日本公众机关出版之书报,多由各机关全部赠送。英国、瑞典、俄国、印度各地质调查所亦均有所赠。”

中国地质图书馆重组后,积极通过多种渠道争取个人捐赠,部局领导、院士、专家等人士纷纷向地质图书馆捐赠书刊。目前每年能收到捐赠文献1000余种。各界捐赠的文献书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图书经费的不足。

  

1. 5年捐赠文献数量统计

3.样本缴纳

样本缴纳也是图书馆获取文献资源的重要渠道,对于丰富馆藏,确保文献资料能被完整和系统地保存于图书馆有重要的作用。早在1975年,国家地质总局下发《关于向全国地质图书馆汇集地质图书、刊物、情报资料的通知》,对出版物样本缴纳工作做了规定。19953月,地质矿产部办公厅发出通知,重申各单位向全国地质图书馆缴纳样本,以确保全国地质图书馆能够收齐、收全出版的地质图书、刊物,满足地矿部门和地勘行业部门的需要。另外,规定工作人员出国考察后带回的各种书、刊、图及会议资料等均须汇交全国地质图书馆保存。199910月,国土资源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向全国地质图书馆提供出版物样本的通知”,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测绘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部直属各单位及部机关公开或内部出版的书籍、情报资料,以及各类报纸合订本,应在出版后一个月内,由主办单位向地质图书馆提供样本两册。对各单位提供的出版物,地质图书馆应按规定登录、编目,统一管理,并优先向提供单位提供服务。出版物带有密级或属于内部刊物的,地质图书馆要按照规定妥善保管和提供利用。据此,系统内各单位向地质图书馆提供了大量书刊及资料,已经成为馆藏纸本文献的重要来源之一。现每年约收呈缴图书200余种( 主要来自地质出版社) 、中文期刊70余种,其他出版物( 含外文、地图、电子出版物) 50余种。

3. 5年样本缴纳数量统计表

              年份

 

 

样本缴纳数量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地质出版社上缴文献(种/册)

218/671

416/1244

253/664

240/538

303/740

上缴中文期刊(种/册)

70/1016

68/820

合计

218/671

416/1244

253/664

310/1554

371/1560

 

4.国际交换

国际交换是补充外文文献的重要来源之一。自1919年地质调查所创办《地质汇报》始,图书馆即着手文献交换。期刊除中文报告以外,兼有西文摘要。截至1924年,图书馆国外交换单位达121个,国内交换单位38个。“文化大革命”期间,长达七年的国际交换停滞,使这一文献来源蒙受空前的损失。“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地质图书馆尽量补充缺失的期刊,与许多国家恢复和建立了交换关系,国际交换呈现新的局面。

1999年重组之初,图书馆共与58个国家及地区、436家单位建立了交换关系,全年共收到国际交换书刊1469册,发刊3017册。2000年以来,地质图书馆陆续同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乌拉圭、乌干达等南美、非洲境内地学机构建立了交换关系。到2011531日,图书馆与7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个地学机构建立了文献交换及互借联系。总体上看,交换的国家和地区的范围有所扩大,交换单位的数量略有下降。

伴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纸本图书的国际交换工作面临着挑战。近几年,交换单位的数量略有下降。截至2015年底,图书馆与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单位建立了文献交换关系,覆盖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的主要国家。换入的地学文献涉及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等,文献类型也很丰富。这些资料有通过国际贸易途径难以获得的政府出版物,学术机构出版的非卖品和绝版文献,有珍贵的地质图、图集、期刊、连续出版物、书和非书资料,具有较大价值。

 

2. 5年国际交换换入文献数量统计

三、中国地质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建设

近年来,数字资源已经成为网络环境下读者发现和获取信息的首选对象。因此,中国地质图书馆将数字资源建设作为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不仅购买国内外十几个大型文献数据库,还对馆藏地学文献进行了全文数字化,自建了全文数据库和一些重要的专题数据库。为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国土资源部及地勘行业单位提供了丰富的地学文献数字资源,为地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1.数字资源的引进

GeoRef检索系统是地质图书馆最早引进的数字资源。1979年,全国地质图书馆开始引进美国地质协会生产的GeoRef文献磁带,在地质矿产部计算中心HITACM160机上建立了外文地质文献SDI系统。1991年,引进GeoRef数据库光盘,建立了外文地质文献光盘检索系统,该系统提供1785年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质文献题录数据。1998年引进GeoRefGeoSearchPASCALEMINSOURCE4个国际上有影响的地学文献数据库。2014年引进包括CNKI、维普、SpringerLinkAGU16个数据库。2015年引进包括CNKI、维普、SpringerLinkAGU25个数据库。2016年引进CNKI、维普、万方、WileyACS28个数据库,引进的数字资源逐年增加。

2. 馆藏重要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及全文数据库建设。

中国地质图书馆收藏有近现代地质学启蒙时期以来近200年的国内外地学文献,其中有许多国内罕见的孤本、善本,非常珍贵。例如,全国地质图书馆在20016月至7月的馆藏文献清理中,认定了《南浔铁路规划图》Nan-Hsing Railway Richtof-way plan 、《清内府一统舆地秘图》《清乾隆十三排铜板地图》三套珍本舆图。蒋承菘副部长在“全图工作简报”上批示:“注意保管,切勿丢失,防止损坏”。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史树青先生评价《南浔铁路规划图》说:“从未见过如此长的铁路设计图,真是好东西。全国地质图书馆将这么一幅图保存好是有功劳的。”

为有效保护馆藏珍本文献资源,2004年年初,中国地质图书馆开始着手进行馆藏特色文献的数字化及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近一年时间的调研论证,2005年选定德赛(DESI)数字化制作与发布系统作为数据库建设平台,开展馆藏重要文献资源数字化前期试验工作。2005-2006年,各完成200种馆藏珍本文献的数字化,2007年完成300种,共有700种馆藏珍本文献实现了数字化,并建立了全文数据库。到2007年年底,馆藏特色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前期试验顺利完成。2008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地质图书馆正式下达了馆藏重要地学文献数据库项目任务书。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依托标准化、数字化加工系统,对中国地质图书馆馆藏书刊等文献资源进行全文数字化,有效保护、保存国家珍贵地学文献资源和文化遗产,提高地学文献资源的共享水平,建设全新的国家数字地质图书馆。截止2015年底,馆藏图书数字化扫描加工共完成119957册(见表2)。其中中文、西文、俄文地质类图书已基本完成数字化,2013年主要对西文丛刊专著数字化;2014年主要对中文和西文新书和丛刊专著进行数字化加工;2015年由于项目变化,仅对部分新书进行了数字化,数量较少。

4 馆藏图书数字化扫描加工统计表(截止2015年底)

日期

中文(册)

西文(册)

俄文(册)

合计(册)

2011年前

29914

18904

--

48818

2011

2630

14479

--

17109

2012

2879

501

13110

16490

2013

117

17653

6640

24410

2014

4662

7294

0

11956

2015

1174

--

--

1174

合计

41376

58831

19750

119957

 

2011年,依托“地学文献数据库建设”项目,对馆藏2010年以前的地学期刊进行全文数字化扫描加工,建成地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并通过因特网向读者提供访问。截止2015年底,馆藏期刊数字化扫描加工共完成11092册、130822篇文献的727511扫描页(见表3),全部为中文期刊,以单册为单位统计。期刊数字化的同时对地学全文数据库进行了升级和数据更新、维护。今后一段时间,地质图书馆将继续逐步完成馆藏重要文献的全文数字化及全文数据库建设工作。

5 馆藏期刊数字化扫描加工统计表(截止2015年底)

日期

中文(册)

2011

36742

2012

11431

2013

23025

2014

10272

2015

11092

合计

92562

 

3.馆内文献数据库级专题数据库的建设与开发

3.1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文)

1985年全国地质图书馆建成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及其检索系统,《中国地质文摘》(月刊)1986年创刊。20029月提出将《中国地质文摘》(中文版)和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文库)纳入统一体系,全面使用联机标引系统,实现数据加工自动化、网络化。新的联机标引系统2003年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工作需要和用户反馈意见,新系统功能不断得到完善。至2015年底,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文)数据总量已达40万多篇。收录1985年以来国内400多种中文地学和土地科学期刊刊登的论文摘要,同时收录国内公开出版的地质学专著、论文集、会议资料、技术标准等,年入库数据量达1.5万篇。

3.2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英文)

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英文)2009年开始建设并投入试运行,2010年实现刊库合一,2011年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地质图书馆组织的系统测试评审。该库收录中国地质图书馆馆藏国内公开出版的中、英文地学及相关专业100余种期刊文献,每年入库数据量4000多篇。至2015年底,数据总量已达3.8万篇。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英文)主要用于Abstracts of Chinese Geological Literature(《中国地质文摘》的英文版)的出版发行,以及为到访的外宾作文献检索展示。

3.3中国地质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地质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始于2011年,到2014年,完成了对馆藏2010年以前的地学期刊数字化工作。通过页面扫描、图像处理、OCR文字识别、人工录入等手段,将文献制作成双层PDF格式电子文件,既能保持原始版面视觉效果,又支持选择、复制、全文检索等功能,方便读者使用。现有数据量达2582780185132.6万篇,已经上线服务,通过中国地质图书馆网上仓储可以查阅。

3.4中国地质文献引文数据库

2013-2015年,以中国地质调查文献评价系统建设的项目实施了引文数据库的建设。研发了引文数据库和文献评价系统,首次在地学领域引入文献引文评价,具有创新意义。该系统集地学文献文摘、全文、引文数据加工、计量评价和数据发布服务于一体,能从机构、作者、学科等多角度分析和评价地质调查文献成果,同时能够满足作者论著被引、专题文献被引、期刊、专著等文献被引、机构论著被引、个人、机构发表论文等情况,从另一个视角分析判断文献成果的水平和质量,有利于对地质理论、找矿技术方法领域的科学选题、立项提供支持和服务,为评价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效应提供信息支持。目前,引文数据总量达240多万条。

3.5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

中国地质图书馆紧密围绕馆藏资源数字化、服务系统集成、网络建设、文献信息工具等文献信息技术方面加强开发应用,为网络化、数字化、知识化的信息服务提供了强有力技术支撑。通过开展数字化技术、数字资源组织技术、检索技术等关键技术创新,陆续研发了网络数据库统一检索系统、地学联合目录与文献传递、非书资料管理系统等文献信息技术产品和应用系统,显著提高了文献资源保障程度。

此外,学科馆员还为满足地质调查工作需要开展不同专题的学科服务。先后开展了青藏高原文献数据库,整装勘查区地学文献服务产品开发,地质调查标准专题服务产品开发,20个经济区和城市群专题服务产品开发等专题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文献支撑。

近年来,中国地质图书馆运用现代技术,依托不断完善的信息化装备设施,不断加强网站(http://www.cgl.org.cn )和数字资源建设。截止到20166月,拥有自建、采购及开放链接中外文数据库资源41个,文献类型涉及期刊论文、电子图书、学位论文、标准规范、文摘索引、科学数据统计等。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源的种类与数据量迅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资源结构较为完善,基本实现了与国内外地学机构网站资源互补和共享。

 

6. 中国地质图书馆数据库一览表

序号

数据库名称

学科

数据库类型

1

维普期刊数据库(原站+镜像) 

购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共八个专辑

中文期刊全文库

2

CNKI期刊数据库(原站+镜像)

网络原站购买了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工程科技Ⅱ、农业科技、信息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6个学科专辑。镜像站购买了全部十大专辑。

中文期刊全文库

3

万方数据库(原站+镜像)

购买学位论文和会议论文中的天文学、地球科学、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冶金工业、金属学、金属工艺等八个资源学科。购买标准中的矿业、石油、冶金三个资源学科。

中文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标准全文库

4

Elsevie电子期刊

订购了地球与行星科学、能源以及环境科学三个学科400余种期刊,500余种开放获取期刊也可以访问。

外文期刊全文库

5

Springer电子期刊

订购了1490种期刊,其中21种地球和环境科学类期刊可永久访问订购年数据

外文期刊全文库

8

Wiley电子期刊

订购了地学核心合集共23种期刊

外文期刊全文库

6

Science电子期刊

自然科学综合

外文期刊全文库

7

Nature电子期刊

订购了Nature, 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Geoscience三种期刊

外文期刊全文库

9

GSW电子期刊

地学

外文期刊全文库

10

ACS电子期刊

化学,订购了其中36种期刊

外文期刊全文库

11

Onepetro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

地学和石油

外文期刊和会议论文全文库

12

SEG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

地球物理

外文期刊、会议论文、图书全文库

13

Springer电子书

购买其中的1176种能源、地球及环境科学电子图书

外文图书全文库

14

MyLibrary电子书

购买其中地学相关电子图书300余种

外文图书全文库

15

超星数字图书馆

综合

中文图书全文库

16

读秀中文学术搜索

综合

中文搜索引擎

17

百链学术搜索

综合

外文搜索引擎

18

PQDT国外博硕论文全文数据

综合,订购该数据库中涉及地球科学的博硕士论文500

外文学位论文全文库

19

Geofacts地质图数据库

地质图

地 图

20

尚唯科技报告数据库

综合

科技报告全文库

21

美国政府报告通报与索引数据库

综合

科技报告文摘库

22

CS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综合

文摘索引库

23

SCI科学引文数据库

自然科学综合

文摘索引库

24

CPCI-S会议论文引文索引

自然科学综合

文摘索引库

25

EI工程索引库

工程

文摘索引库

26

Petroleum Abstracts石油文摘

石油

文摘索引库

27

GeoRef国外地学文摘数据库

地学

文摘索引库

28

IEA国际能源组织统计数据库

能源

统计数据

29

MEG数据库

矿业

网络资源、矿业信息和数据

30

InfoMine网络资源集

矿业

网络资源、信息和数据

31

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中文)

地学

文摘索引,自建

32

中国地质文献数据库(英文)

地学

文摘索引,自建

33

馆藏目录检索

综合

检索系统,自建

34

Geosearch统一检索平台

综合

检索系统,自建

35

地学联合目录与文献传递

地学

目录系统,自建

36

非书资料管理系统

地学

非书资料信息,自建

37

专题信息服务

地学

专题信息,自建

38

全国地质资料信息网

地学

开放获取检索系统

39

中科院期刊联合目录资源

综合

开放获取目录系统

40

中图公司网上资源

综合

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

41

DOAJ数据库

综合

开放获取期刊数据库

 

四、文献资源共建共享

加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是建设国家地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中国地质图书馆以建设局系统地学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体系为目标,围绕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文献统一检索平台、地质信息集群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1年,正式启用中心编目系统,实现局属单位全面覆盖。通过会议部署、业务研讨、技术培训、业务协作等形式,积极构建局系统地学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机制,资源保障体系、文献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2011年,地质图书馆与西安地调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南地质局、新疆地质行业六局(院)等单位签订合作共建共享协议。2012年,与北京大学地空学院、新疆大学地质与勘查工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和国家土地督察局西安分局、沈阳分局、济南分局,以及内蒙古、陕西、西藏、青海、湖北、宁夏地调院和水环地调中心等13家单位签订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议。2013年,与国家土地督察局上海分局、成都分局、武汉分局、北京分局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石家庄经济学院、天津地调院、华北地勘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局、中铝公司、劳雷公司、黄金武警部队、宁夏地矿局、山东煤田局等18家单位签订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合作协议。2014年,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安徽地调院、陕西核工业地调院、国家土地督察广州分局、浙江地调院、北京地质矿产研究院等8家单位签订了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议。图书馆通过远程访问系统、建立专题数据库及配备学科馆员等方式为协议单位提供优质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各协议单位向地质图书馆提供文献需求及各类非保密纸质或电子版的公开及非公开出版物。

2015-2016年,图书馆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动共建共享服务,拓展联机联合编目平台,扩大联编用户范围及共建共享覆盖领域,进一步联合全国地勘行业相关单位,共同建设国家地学文献目录中心。目前,图书馆已与118家单位签订合同合作协议,拓展地学目录中心成员馆31家,实现书目资源类型的增加与共享,目录中心数据量50多万条。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不断完善,为提高地学信息资源保障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未来规划

未来一段时期是地质工作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地质工作的大繁荣大发展,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地质图书馆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全面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1.国内外形势分析

随着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及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得到迅猛发展,馆藏数字化,操作计算机化,传递网络化,信息资源存取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化,结构联接化,已经成为当代图书馆建设的趋势。数字资源以体积小,容量大,使用灵活,检索方便,更新及时,方便服务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图书馆的重视。目前国内外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开展数字图书馆建设,纷纷调整采购策略以适应读者需求行为的变化,未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重点将集中在馆藏数字资源建设,数字资源内容的管理与增值服务,以及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方面。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客观上要求图书馆在做好印本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数字文献的建设,不断夯实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以利于读者在不同环境利用图书馆电子文献资源。

近年来,地质图书馆积极顺应未来图书馆发展趋势,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多措并举,文献资源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一是馆藏印本文献量稳中有升;二是数字文献资源的种类与数据量迅速增长;三是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初见成效。为下一步文献资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图书文献样本缴纳规定落实不到位。二是馆藏文献的学科结构、载体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馆藏印本文献数字化率需进一步提高,会议文献、学位文献、科技报告以及其他非涉密文献的保障尚未形成规模体系。对网络免费开放资源的挖掘获取、集成转化能力还有待加强。文献资源尤其是数字文献资源尚且不能全面满足读者需求。三是文献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机制尚不完善,在资源共享,业务协作,学术交流等领域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目前我馆没有加入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NSTL)。

2.目标任务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需求为导向,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立足实际,解放思想,开阔思路,面向未来,多措并举,拓宽渠道,创新模式,夯实印本文献资源的基础保障,加强数字资资源建设,优化文献结构,提高文献质量,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战略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能力。

2.2 指导原则

2.2.1统筹兼顾,全面协调

以建设一流专业数字图书馆为目标,统筹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统筹印本文献资源与数字文献资源,统筹专业化服务需求和社会化服务需求,统筹对外采购与自力开发,统筹加大资金投入与共建共享,妥善处理文献资源建设中的各种关系,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国家地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2.2围绕重点,强化服务

以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为主线,紧密围绕国家地质工作战略需求、地质调查重点领域和地学科技创新前沿,不断优化资源建设的结构,增强全局性;紧密围绕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发展趋势,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体现创新性;紧密围绕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的建立、拓展和完善,加强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提高整体性。

2.2.3拓展渠道,创新方式

以构建共建共享服务体系为核心,主动出击,加强交流合作,进一步拓展文献资源的采购渠道、捐赠渠道、样本缴纳渠道、国际交换渠道、免费获取渠道、共建共享渠道和资金来源渠道,大力创新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挖掘、集成、存贮和管理模式,有效推动印本文献建设、数据库建设、网上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组织有机地结合,把地学文献资源优势变为地学科技创新优势,持续提升支撑地质调查与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

2.3 总体目标

以建设一流数字图书馆为目标,以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干网为核心平台,采取“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联合保障”的建设方针,在建实建强地调局系统资源保障体系和地调局文献中心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地勘行业、图书馆届和国外地调机构延伸,有效融入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覆盖广泛,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国家地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使地质图书馆成为国内最具权威的地学文献信息资源收藏、加工和服务中心,文献信息技术应用的示范中心,成为同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机构及地学信息机构交流的窗口。

3.主要工作任务

3.1 建设适应网络环境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根据发展目标和业务定位,多种渠道,多种方式收集整理不同国家、不同载体、不同类型的地学文献信息资源,形成布局合理,学科齐全、内容丰富的印本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为地勘行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地学信息服务平台。

3.1.1 开展调查研究

通过调查研究,全方位了解全国地勘行业的文献资源采购、编目、典藏、管理和使用等情况,全方位了解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社会公众各行各业读者的需求,全方位追踪文献出版发行、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等情况,不断提高文献采集的针对性。

3.1.2 拓宽采购渠道,优化采购结构

电子文献以全文数据库为主,综合学科、文摘型参考数据库为辅,形成中外文电子期刊、学位论文、电子图书、法律法规、标准兼具,重点突出,布局合理的结构类型。印本文献贯彻“中文求全,外文求精”原则,确保数量稳中有升。外文地图优先采购欧美发达、周边、非洲和拉美等国家文献,建立国外地质图全文数据库。进一步加强文献捐赠、样本缴纳、国际交换、开放资源获取的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强电子文档和科研报告、会议论文、学文论文等文献收集力度;积极探索通过“文献集体授权”的方式,降低文献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风险;

3.1.3 加强与图书馆行业的横向联合

创造条件积极融入中国高等学校文献保障体系(CALIS)、国家科学技术文献保障体系(NSTL),建立各类虚拟文献数据库,有效拓宽文献资源建设渠道。

3.2建设科学规范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运行机制。

以中国地质图书馆为文献信息中心,以局属六大区所和其他专业院所为分中心,按区域和专业特色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分工合作,坚持国内与国外文献信息资源并举,印本文献资源与电子文献资源并重,挖掘开放获取资源,有重点、分阶段逐步实现馆藏文献的数字化,建立科学规范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在做好局系统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覆盖全国地勘行业及相关单位乃至面向全球的地学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3.2.1 建立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组织保障

在地学文献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组织机构,协调文献信息共建共享体系的建设、文献资源采集与合理配置,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协调解决共建共享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2.2 建立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资源保障

按区域和专业特色进行文献资源建设的分工合作,印本文献资源和电子文献资源并重,尽量减少重复建设;有重点、有层次地对地学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增加文献的共享程度;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由中心馆、分馆(二级馆)、特色馆组成的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网络和一体化工作平台,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联机采购、联机编目、联机检索、联机咨询。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保障地学文献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逐年稳定增长。

3.2.3 建立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技术保障

要加强标准化建设,制定更加完善的网络数据库建设的分类标准、数据加工标准、共享服务标准和规范。

3.2.4 建立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科学管理体系

一是建立激励制度,调动各成员单位参与共建共享体系建设。二是建立约束制度。制定文献信息共建共享的运行规则,对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的运行进行有效的规范,使每个成员单位都有章可依。三是建立督导制度。通过加强监督和指导,使各成员单位都能在统一部署下进行文献资源建设,有条不紊,协调推进。

六、结束语

自建馆始,图书馆一直把收藏国内外地学文献、服务于国家地质工作和社会经济为己任,并与中国近现代地质事业相伴,承载着整个中国地学知识体系和地学发展历史。中国地质图书馆的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地学文献信息资源,已成为国家级专业图书馆,为中国地质科学的传承与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哲功已就,我辈当争先。中国地质图书馆百年中所创造的辉煌,将激励我们今天的图书馆人继续发扬“三光荣”“四特别”的地质精神,主动作为,团结奋进,不辱使命,发奋向前,以优异的成绩向下一个百年献礼。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